我国电梯制造领域竞争格局相对分散,目前已形成四大梯队,各梯队充分竞争。我国电梯制造领域第一梯队为日立、三菱、通力、奥的斯四大中日合资或欧美品牌,年销量在10万台左右,按销量估算合计约占35%的份额;第二梯队是以迅达、蒂森、东芝、富士达等为主的纯外资品牌,年销量5万台左右,按销量估算合计约占15%~20%的份额;第三梯队是以康力电梯、杭州西奥、广日电梯、梅轮电梯、快意电梯等为代表的国内大型电梯企业,不同品牌销量差异较大;第四梯队则是其他国内中小型电梯民营企业。
资料来源:各公司资料
资料来源:各公司资料
奥的斯为全球第一电梯品牌,近年来收入及净利率不断攀升。根据西安市电梯协会及Wind,奥的斯、通力、迅达为2023年全球电梯制造商TOP3,2023年收入折合人民币均接近千亿元。其中奥的斯为全球第一电梯品牌,2023年收入和利润率水平最高,且2020年以来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,净利率也在持续提升。
来源:Wind
来源:Wind
日立为中国第一电梯品牌(按市占率),近年来净利率持续提升,盈利能力业内领先。根据日立电梯公众号,日立电梯2023年国内电梯市占率继续保持第一。从第一梯队中三大品牌的收入及净利率对比来看,日立电梯(中国)自2021年起收入超越上海三菱和通力电梯(中国),同时净利率持续提升,2023年达到12.63%,盈利能力业内领先。
来源:各公司资料
国内电梯市场第三梯队公司 的 业绩与盈利能力波动较大,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整体收入与利润规模较小,业绩受单个大项目的盈利水平影响显著;另一方面,该等公司高盈利能力的维保业务体量及占比较低,难以抵御行业价格或成本端的冲击。
来源:各公司资料
从电梯均价对比来看,第三梯队公司的价格水平在10~15万元/台,而日立和三菱的价格在20~25万元/台。价格上的显著差距不仅体现应用场景低高端的差异,更重要的是以日立、三菱为代表的头部外资/合资企业已经形成明显的品牌溢价,具体体现在更高的产品安全性、更低的故障率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。随着未来新梯需求持续承压,头部效应趋显,电梯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。
来源:各公司资料
新梯市场需求由地产驱动转向基建+ 加装+ 出口驱动, 需求结构演变带来供给格局变化。预计新梯市场的需求结构中房地产占比将从2023年的62%下降至2027年的34%,而23-27年政府基建领域占比有望从26%提升至43%,转而一跃成为第一大需求领域。房地产商采购电梯时要从品牌和配置上综合考量对比,同级品牌看配置,同等配置看价格,价格还是最终的决定因素;而政府作为采购主体时多以公开招投标方式为主,往往更看重电梯的安全性、可靠性、服务质量、品牌信誉等,且注重全生命周期运维,一线品牌通常成为首选。
来源:wind等
政府采购领域的品牌头部效应更加凸显,集中度有所提升。2024年相比于2021年一线品牌的首选率有所下降,集中度相对分散。而从政府采购电梯企业中标率来看,轨交、基建等领域的品牌集中度相对较高,CR5从2022年上半年的35%提升至2023年的41%。这意味着当需求结构转向政府基建为主导时,供给格局存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。
来源:恒达富士电梯公众号、电梯圈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