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4日晚间,眉山南湖壹号小区上演惊险一幕。一部服役七年的电梯在运行中突发故障,从15层高空急速坠落至地下车库,当时电梯内恰好有住户乘坐。万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,但同乘的11岁男孩因剧烈震荡出现明显应激反应。
据调查,该小区电梯隐患早有端倪。自去年9月起,居民就在"四川群众工作平台"密集投诉电梯反复故障、长期停运等问题。物业曾申请动用专项维修基金对18部电梯全面检修,由于部分业主不同意而搁浅。目前小区电梯已投入使用七年,部分设备在年检中被查出安全隐患,处于"带病运行"状态。
"每次坐电梯都像开盲盒,不是按键失灵就是突然卡顿。"业主王女士透露,物业难以负担高额维修费,导致多部电梯长期停摆,高峰期仅靠少量电梯维持运转,住户们常要排队十多分钟。
事故发生后,社区联合物业连夜组织技术团队排查故障,对全小区电梯展开"体检",同步增加每日巡检频次。针对受惊儿童,物业特邀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干预,持续跟踪孩子情绪状态。
这起事故折射出既有住宅电梯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,以及维修资金筹措的现实困境。当前全国多个城市出台电梯更新补贴政策,但具体落地仍需破解"业主意见难统一""资金缺口大"等症结。业内人士建议,可探索引入电梯养老保险、分阶付费等创新模式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减轻各方压力。